新冠疫情大流行,多喝水成為人們對抗疫情的重要一招。除了疫情外,一般身體不適,人們都采用「多飲水」來對付。那飲水有什麼祕密呢?
首先呢,水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,從大氣,河川,海洋,到人體細胞都存在大量水分,每個人體內平均含有55-60%的水。剛出生的嬰兒體內含水量更多,可以達到75%以上,所以肌膚看起來非常飽滿,但在一歲生日前就降到65%左右。
水在人體的作用:潤滑關節,調節溫度,滋養各種器官,作為新陳代謝的介質等諸多作用。水不單只存在於我們的血液中,心臟、大腦含3/4的水,即使骨頭也含有3成的水分。
人體由水分構成,而生活的環境中充滿水,為什麼我們還需要飲那麼多水?人體每天通過汗液、尿液、腸道運動、呼吸而流失2-3升的水分。所以補充足夠水分,以維持水平衡十分重要。一旦下丘腦感受器發現含水量過低,即會釋放抗利尿激素。當此激素到達腎臟,便會增加水的重吸收,使尿液濃縮,出現深色尿液。
嚴重的水分不足可以導致:明顯乏力、情緒低落、皮膚乾燥、血壓降低……甚致影響大腦正常運作。
一般來說,我們常被告知一日要飲8杯水,然而這個標準並不是十分準確,現在普遍認同的說法是飲水量系要根據體重、活動的強度、所處的環境等因素決定,一般推薦每日攝入量是男性2.5-3.7升,女性2-2.7升左右。以上的推薦攝入量是包括所有食物、飲料的水分。
然而每人每日的情況都不一樣,筆者分享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:即觀察尿液的顏色,以淺黃淡黃為正常,以透明為飲水過度,以明黃色,甚至醬色、不小便為水分攝入不足。不過在一些疾病上,醫生常常會建議增加飲水,如尿道結石、腹瀉、發熱、急慢性炎症、癌症、肥胖症等。
不過增加飲水亦應有度,除了容易水腫外,中醫認為「津可載氣」,津去則氣傷。例如嘔吐、急性泄瀉的病,突然大量水分流失,往往會導致疲倦乏力等氣虛症狀,嚴重者傷及陽氣,則可見手足厥冷,畏寒的情況。除了急性的疾病外,長期的小便過多,或慢性泄瀉等亦可以導致身體出現以上情況,而且因為是長期的慢性損傷,症狀雖然不大嚴重,但往往較為複雜。
筆者曾經遇到一個患者,以尿頻、夜尿多為主訴,細問之下發現患者半年前曾因腰痛,發現腎臟小結石,西醫未以治療,囑患者多飲水,患者後未有西醫覆診,自行采用「飲水療法」,一日間飲水十餘杯至今半年,腰痛未有復發。筆者未予處方,囑患者減少飲水至小便微黃為度。一周後患者覆診稱尿頻、夜尿情況減少,稍疲憊。筆者判斷其為飲水過多,損傷脾腎陽氣,關門不利而致,以理中湯、腎氣丸,佐利濕化瘀之品加減使用,調治十餘劑而癒。
「見字飲水」,無疑是一個提醒工作繁忙,生活壓力大的香港人飲水的好詞,不過飲水的同時要注意警惕飲水過多的弊端。